瑞应寺(俗称东藏,蒙古族人称“葛根苏木”,俗称佛喇嘛寺。)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瑞应寺镇佛寺村,与阜新市西南22公里 。始建于清康熙八年(1699年),属藏传佛教格鲁派,素有“东藏”之称,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初具规模,康熙帝赐名题字,赠刻有满、汉、藏、蒙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 ,满文称:佛尔郭春依阿察布热寺(ferguwecun-i acabure ts'i), 汉文称:瑞应寺,藏文称: 嘎丹达如结如博凌(dGaH ldan dar rgyas grub gliG),蒙古语称:盖哈木希嘎 照和拉古鲁格齐苏木(Gaiqamsiga jokiragulogci süme)。并称瑞应寺一世桑丹桑布·呼图克图(bSam gtan bzaG po Qutugutu,1633-1722)活佛封为“东方蒙古老佛爷” (Jegün gajar un monggol no ebugen Borqan. )的圣号 。瑞应寺在鼎盛时期有僧众三千多人,寺院建筑方圆十里有余,其中有大雄宝殿、祈愿殿、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,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(藏语:安乐具足法殿)及活佛殿,周围有五座学院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,大白伞盖寺在东北山顶,护法寺在东南山顶、面北而坐,度母寺在西南山头,关帝庙在西南山坡,舍利寺在西北山顶。整个寺院布局合理、主次分明,形成了内外相映、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,此外还有绕寺院一周的环寺路,路边有万尊石雕佛像,环路而立,宏伟壮观,实为佛门圣地。
据史料记载,瑞应寺鼎盛时期,有这样一种说法“有名喇嘛三千六,没名喇嘛赛牛毛”。经历长达180多年的扩建,瑞应寺的占地面积达到约18平方公里,有大小寺殿97座,约1620多间,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群。正殿大雄宝殿,栋宇巍峨,雄伟壮观。活佛宫分东西两馆,有房舍999间,南北七道门。大殿周围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,寺院外环——万佛路上有万尊石雕佛像,素称“万尊佛”。寺院内的每座殿堂楼阁,经亭佛塔,风格各异、宏伟壮观。瑞应寺是国家2A级旅游风景区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